基本資料
病例由山西婦幼醫院病理李素紅提供 致謝
S100,cd68陰性。
廣醫二院病理科 梅開勇:
@山西婦幼院病理李素紅? 纖維瘤病。
山西婦幼醫院病理 李素紅:
@廣醫二院_病理科_梅開勇?梅教授,請問CD34陽性那么好也是纖維瘤病嗎??
現在CD34非常不特異。
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 劉大偉:
這個位置的嬰幼兒脂肪纖維瘤病不多見,應注意鑒別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,不過這例確應考慮前者;CD34并非不特異,而是可以陽性。
@山西婦幼院病理李素紅?這一例我考慮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,仔細看可以看到三種成份,以及假血管樣膠原纖維,個人拙見,僅供參考。
@中山一院病理科~劉大偉?感覺生長方式不好,在脂肪中浸潤生長,在脂肪中的瘤細胞變得短梭形,細胞豐富,乍一看這些短梭形細胞也像隆突。
生長方式很重要,DFSP一般向外拱著長,形態學上很少形成硬膠原,storiform排列,再者侵襲方式不是lace~like。它的生長方式是指狀穿插或脂肪內紋理樣。
山西婦幼醫院病理 李素紅:補充圖片
手術所見深達肌層,鈍性分離。
河南省醫病理 張雷:
項型纖維瘤,garden纖維瘤,促結締組織增生性纖維瘤,CD34都可以陽性。
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!
九江學院附屬醫院病理 黃文勇:
@山西婦幼院病理李素紅?同意中山一院大偉的意見,比較符合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。三種成分還是比較典型的。
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。
@山西婦幼院病理李素紅? 開始我以為是10歲,圖片未給出原始粘液樣間質結節,故未把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放在第一位,剛給出圖片就非常典型了,謝謝分享。
原始粘液樣間質結節。典型。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幾乎都發生在2歲以內,開始疏忽10個月看成10歲,如果真是10歲就幾乎不發生這個腫瘤。此腫瘤具有特征性診斷的組織學特點,之前這個病例考慮嬰幼兒纖維瘤病時我曾經提到過。由三種成分混合構成特征性的器官樣結構:交叉梁狀排列的致密纖維膠原組織、含不成熟小圓形原始間葉細胞結節及成熟脂肪。此外,還可出現神經纖維瘤病樣纖維化或疤痕樣或假血管瘤樣膠原化(類似乳腺的PASH)形態特點,也可提示該腫瘤,前面給出的圖片有此結構。
這張圖片即為剛描述的形態。當然,這種形態學改變可以見于纖維瘤病和神經纖維瘤病,在實際作出診斷時最重要的形態學特點是原始粘液樣間質結節。
這例沒有黏液樣間質結節,但是其他結構具有。
所以我后面轉發的倒數第二張圖片就正如河南省醫張雷大夫所言,一圖定乾坤。
紅色標記就是間質結節,已經很典型了。我們再復習一下這個腫瘤,讓更多的人從中獲益。本瘤罕見,僅占所有良性軟組織腫瘤的0.02%,幾乎都發生在2歲以內,20%為先天性(Fletcher 主編WHO資料),也有報道>2歲(AFIP數據)。大部分位于腋窩前皺襞或后皺襞和腹股溝處,其次為上臂、肩部、大腿、腹股溝、背部和前臂,極少發生于手和腳。腫瘤一般界限欠清,可見灰白色組織和黃色脂肪組織交叉分布,不同病例的脂肪含量不盡相同。大多數病例直徑<5cm,罕有直徑>10cm者。組織特點如前所述:由下述3種成分混合構成特征性的器官樣結構:交叉梁狀排列的致密纖維膠原組織、含不成熟小圓形原始間葉細胞的間質結節和成熟脂肪。此外,還可出現神經纖維瘤病樣纖維化或疤痕樣或假血管瘤樣膠原化(類似乳腺的PASH)形態特點。該腫瘤生物學行為為良性,一般局部切除可治愈,少數復發病例再次切除即可治愈。
@廣醫二院_病理科_梅開勇?梅教授,這例CD34彌漫陽性,是不是如您所說,不是特異表達?
@山西婦幼院病理李素紅? 不是特異表達,常常在假血管樣硬化區表達。
這是2013年WHO軟組織腫瘤有關Fibrous hamartoma of infancy章節執筆者發在AJSP的文章。CD34陽性的軟組織腫瘤有嬰幼兒纖維性錯構瘤,DFSP,SFT,上皮樣肉瘤,血管性腫瘤,GIST,富于細胞性血管纖維瘤,神經束膜瘤,部分梭形細胞性單相型滑膜肉瘤,脂肪細胞腫瘤,表淺型CD34陽性纖維母細胞腫瘤等,目前想到這些,請大家補充,謝謝!
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張仁亞:
學習了!
Copyright © 2015 廣州華銀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4054759號-2